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光头的老先生姓赫,赫赫有名的赫。
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走起路来则是岳峙渊渟。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一边说着,老先生不断地伸出手里的竹条,点在李津鸣的身体某些部位,并示意李津鸣改变发力。
偶尔,还会站在李津鸣的身边。伸出手来捏一捏李津鸣的肌肉发力,顺便再指点一番。
“发力太小了,筋膜没完全拉伸!”
别看李津鸣的动作十分缓慢,但是在赫老先生的指导下,不断地改变自己浑身肌肉的筋膜发力、肌肉发力,竟然是累的满头大汗!
可纵使如此,李津鸣的脸上仍然是满脸笑容、眼带喜色。
因为身体上的疲惫和辛苦,冲刷不掉他对于自己进步的喜悦。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老先生绕到李津鸣的身后,伸出手来敲了敲他的后背,随后说到。
“发力不对,要有虚实结合,介于发力和不发力之间,肌肉要放松,但也不能收着力。”
李津鸣闻言,调整了下自己的浑身肌肉。等到赫老先生再次伸手按向他的后背的时候,则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天赋还不错,知道我在说什么。”
而听到老先生满意地回应,李津鸣的脸上则是没有丝毫放松,只是持续地打着太极拳。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说着,老先生再次绕到了李津鸣的身前,并指成掌,突然拍在了李津鸣的小腹上。
“嘭”地一声,赫老先生的脸上,出现了些微不可察的神色。
“还不错,核心力量很好,看得出来李驰和刘波对你的训练,还是蛮有成效的。”
等到李津鸣再次将太极拳打到了下一个动作,一只手向前轻推的时候。
赫老先生左手成爪,抓向了李津鸣的肘窝。
骤然发力之下,疼的李津鸣的脸色乍变。
甚至疼到了一边挤眉弄眼,一边口中还“哎呦”“哎呦”地叫着。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老先生听到李津鸣痛苦的嚎叫,反而是面色如常,再次开口指点李津鸣。
“手臂的筋膜发力,手肘、手腕、肩部的连接处的筋膜受力情况,都能影响到你的整体发力情况,完整的太极,我能教给你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些看起来没法打架没法比武的东西,别看太极打起来慢,我现在教你的,就是真正的太极发力,你这么练下去,会锻炼到其他动作锻炼不到的肌肉和筋膜,让你的身体整体发力,比别人更强。”
说到这里,李津鸣心中的疑惑再也掩藏不住,他终于开口问道。
“赫老先生,我们可是说好了要学摔跤的,可是这两天您一直在指点我打太极拳,我感觉到了,您的指点都特别有效,可是这是不是和我们的训练目标相悖呢?”话一出口,李津鸣的脸色就突然变了。
因为他知道,面前这个看似普通,但实则绝不简单的老头,肯定没有藏私,而他的疑惑,也不过是因为,仍然有些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哼。”要说老先生的脾气好吧,他听到了李津鸣的话,第一时间就嗤之以鼻。
可要是说老先生的脾气不好吧,他偏偏还是等到了李津鸣的话说完,表达了他所有的疑惑后,才嘲笑他。
“说好了的中国跤,不和世界上其他的摔跤区分开来,那还叫什么中国跤?”
“我要教你,就会是要教你最好的,最好的东西,你两句话就学会了,那岂有别人不会之理?”
闻听此言,李津鸣深以为然,于是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您说的对,还请老先生继续指导!”
一边背着手,一边走来走去的赫老先生,再次出言指导道。
“形如搏兔之鹄,神似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这句话的内核,就是在告诉你,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但慢下来的时候,也不必急于一时之动。总之,要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快的启动速度、更快的出拳速度、更快的攻击速度。”
“你只有比别人更快,才能赢下别人,动作再标准,慢吞吞地打出去,也早都被别人打倒了。”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一句话说完,老先生再次说道。“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赫老先生弯腰,低下了他的光头,左手拿着竹条背在身后,随后身子挺直,右手成拳,一记上勾拳,从李津鸣的后背左侧打过。
这一拳,力度不大,伤害也不高,甚至就仿佛,仅仅只是从他的后背蹭了过去。
李津鸣不语,只是一味打拳。
赫老先生的话随即响起,为李津鸣讲解着他的上一句话,也为李津鸣讲解着他刚刚的一拳。
“我的这一拳,不是在教你怎么像我一样打,而是让你知道这条肌肉的作用,让你感受到,刚刚那一拳轻轻擦过你的后背,你后背的背肌是如何震颤的。你之后的每一拳,都不过是让自己的背肌,再次寻找刚刚的那个感觉。”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随,然后能灵活。”
“动作起始阶段的柔软运用,从“野马分鬃”过渡到“白鹤亮翅”,手臂的回收和伸展要轻柔。不刻意用力去控制动作的轨迹,而是依靠身体的自然摆动和肌肉的放松来完成,为后续的发力做准备。”
“力量爆发阶段的坚刚体现,在“蹬脚”动作中,腿部在伸展的过程中,从柔软的抬起过渡到用力蹬出,将对方想象为一个受力物体,通过脚跟发力,把全身的劲道传递出去,以达到“极坚刚”的效果。”
“粘随动作中的灵活性展示,如“揽雀尾”的掤、捋、挤、按四个动作连贯起来,就体现了“能粘随”。掤的时候要粘住对方的来力,捋的时候顺着对方的力量方向引导,挤的时候保持与对方的接触并施加力量,按的时候将力量连贯地传递出去。整个过程中,动作之间的衔接要自然流畅,像行云流水一样,体现出“然后能灵活”的特点。”
一边说着,老先生兴起之处,甚至同步地为李津鸣做起了示范,李津鸣也停下来,看着赫老先生的步伐移动,身躯发力等动作要点。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至于这最后的两句,可就是战斗的哲学了,这都是你要谨记于心的法门。”
老先生说着,边用左手伸出竹条,敲了敲李津鸣的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