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解,和你说个事。”肖利敏将热茶放在书桌上,坐下对正在伏案工作的解玉强说。
“什么事,和明明有关吧,这丫头是不是跑出去玩了?”解玉强停下手中的工作笑着说,
沪海钢铁厂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到处都是工地,没什么可玩的,每年放假解明明最多在家呆几天就跑到州杭市、州苏市的亲戚家去玩,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是和明明有关,她今年就要毕业了,爸爸真打算将州苏店面交给她吗?”肖利敏担心地说。
“是啊,但我没同意”解玉强摇头说,
女儿是自己的骄傲,也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他打算带着女儿为华国钢铁事业奋斗一生。
“在店里总比在厂里好,我可受够了。”肖利敏与丈夫意见相反,
钢铁厂远离市区生活极度枯燥,工作也是没日没夜的忙,她不愿意女儿再受这份罪。
“我们尊重明明的选择,还是由她决定吧。”解玉强不愿再和妻子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为此吵过好几次了。
“还有件事,我听老二说,明明找爸爸借了十万块,说是做什么生意。”肖利敏担心地说。
“十万块,这么多?”解玉强放下手中的茶杯,惊愕地问。
“是的,也不知爸爸怎么想的,明明昨天打电话一说,他就把钱给准备好了。这不是把孩子给宠坏了么。”肖利敏说。
“这事你什么时候知道的?明明人呢?”解玉强皱着眉头问。
“我也是才听说的,明明这会应该在老三家。”肖利敏回答说。
“明明从小就有主见,做事很分寸的。只是这数目有点大,得问问清楚,不过要注意方式,悄悄问下就好。”解玉强想想了说,
知女莫若父,女儿的性情为人他非常了解,钱虽多了些,但不至于出什么纰漏。
“老二问过了,但明明不肯说。”肖利敏无奈地说,
自己的女儿从小就有主见,认定的事就一根筋的做下去,根本不听别人的话,自己也什么也不说。
“这很正常,明明做事从来都是这样的。”解玉强平静的说。
“另外还有件事,听说明明的男朋友来了。”肖利敏小声地说。
“什么时候不的?是不是那个帮着找资料的同学?”解玉强问道,
吕建国去米国前曾解明明委托他买一些书籍和资料带回来,结果在袁丹的帮助下寄回来一大批很重要的资料让解玉强很高兴。
“昨天来的,是不是那位同学倒不好说。我估计明明脸皮薄,暂时不愿意带回家来,昨天人刚到就被明明拉回城里去了。”肖利敏笑着说。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我还得谢谢人家帮着搞到这么多资料。”解玉强摇了摇头,
受环境影响、钢铁厂的人往往豪爽大气,极少扭扭捏捏、故作姿态。
“女儿家的小心思你哪里懂的。我也想见见这小伙子。”肖利敏笑着说,现在能到美国去的人都不简单。
“既然明明不想让大家知道,那我们就装不知道吧,反正总会见面的。”解玉强笑着说。
“都是你把明明给惯坏了,什么事都顺着她,这事关系到女儿终身幸福,我这个当妈的不得把把关啊。”肖利敏气恼的说。
“把关当然是应该的,可现在厂里这么忙,你我都走不开,这里离市里又远,你怎么把关?”解玉强笑着问。
“那等明明回来我得好好问问清楚,实在不行我请一天假去找他们。”肖利敏不甘心的说。
“好、好、我支持你,”解玉强不想惹妻子生气忙附和说。
“反正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到时我们在爸爸那或许能见到他。”肖利敏笑着说,1992年的春节只有三天假期,2月3日大年三十大家还得上半天班。
解明明的爷爷解德清有三个儿子,老大解玉强,老二解玉国,老三解玉富。除了老大解玉强进了钢铁厂工作,其他二人都是做餐饮的。
老二解玉国掌管沪海店,老三解玉富掌管州杭店、解德清亲自掌管州苏店。
解德清原来打算是三个儿子每人一家生煎包店,没想到解玉强脑袋发热说要报效国家,要舍小家为大家,又说钢铁是华国工业的脊梁,需要我辈努力奋斗,就一头扎了进去。
气得解德清大骂儿子,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带着两个儿子经营三家门店。
后来年纪大了就将销量大的沪海和州杭市的门店交给两个儿子,自己经营相对不重要的州苏市门店。
解明明出生后,解德清借口钢厂条件艰苦,夫妻俩工作又忙,就把孙女接过来作伴。
没想到大孙女从小对美食就有天分和悟性,解德清喜出望外悉心引导,解明明渐渐成长为美食家。
每到解明明放假时,解德清就借口身体不舒服让孙女管理店面,让她对经营之道也有了很好的认识和积累。
解德清已打好了算盘:大儿子不愿做生意,那就让他的女儿接手,反正三家店必须分一个给他家。
公平分配这样几家人才能相安无事,不至于为争财产伤了和气。
对于解德清的决定三个儿子都没有异议。三个城市都够大,各人忙自己的店都够呛,根本分不出精力跨城市经营。
真有那能力还不如在自己的城市里多开几家店,既赚钱又不惹争议、更不伤和气。
“奶奶,我回来了。”解明明飞快地跑进了院子冲坐在院子里的奶奶喊道。
解明明从二叔解玉国那拿到十万元交给了吕建国后、心知母亲很快就会知道吕建国来找自己的事,回家肯定会被追着问东问西很闹心。
她又不好花太多时间陪着吕建国,干脆开始了惯常的走亲访友,在沪海二叔家住了二天,又到州杭市的三叔家玩了几天,腊月二十九来到州苏市的爷爷家准备过年。
“大孙女回来了,快让我看看。”奶奶方英放下手中的活计,高兴地拉着解明明的手不停打量着。
“奶奶、怎么没看见爷爷?明天就是过年了,应该不忙啊。”解明明奇怪地问,从小到大每次回来爷爷肯定在家等着。
“出了点事,你爷爷在店里盯着呢。”方英叹了口气说。
“出了什么事,还得爷爷亲自盯着?”解明明心里一紧,
祖上三家店与各家供应商都是多年的老关系、相互间配合的非常默契,几乎都进入了程序化,根本不用太操心的。与官方也很熟悉,一直相处的很融洽。
“这事还是等你爷爷回来和你说吧,我给你弄点吃的去。”方英说完就进了厨房。
“奶奶,我不饿,我到店里去看看。”解明明急匆匆地走了出去,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可千万不能出问题。
事情很快就搞清楚,原来解德清看孙女大学要毕业了,就打算让她接手州苏店铺,看自己身体硬朗还能干几年,就在城西新开了一家店打算交给解明明管理。
门店都布置好了,没想到老店的员工嫌路远都不愿过去帮忙。这下解德清可是犯了难,一时半会可找不了熟手顶上,门店空着每天的费用可不少。
“哎呀,这事可不好办。”解明明有些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