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娟,和吕建国联系上没有?”许美琳问道。
“前几天一直在找他,直到昨天他才回了电话,说是在江城,暂时不会来沪海。”张娟紧张地说,
春节第一天上班许美琳和裘根福让她和吕建国联系,打了多次电话才回复说:人在江城有事离不开、短时间内不会来沪海。
“这家伙这么有钱,连大哥大也舍不得配,居然只用传呼机,太气人了。”许美琳气恼地说。
“许经理、人联系上没有?”裘根福推门进来。
“回了电话,说是在江城,暂时不会过来。”许美琳对裘根福汇报说。
“这样啊,那只能等他过来了。”裘根福轻叹了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1992年1月开始华国邓总设计师南巡,在江城、圳深、海珠、沪海等地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所经之地的官员们倍受鼓舞,纷纷加大了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据内部可靠消息称沪海原定今年发行10只股票的计划,将做重大调整加大发行量。
现在第一批新股就安排了7家发行,计划发行705万股;而股票认购证最终的认购数量只有207万份,中签率已大幅提高。
黑市上认购证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30元1张的认购证已炒到了100元,1万张就是100万元。
银行中不少人都知道吕建国手上有9万6千份认购证,花了288万,当时都笑他是傻子,被马春萍忽悠瘸了。
没想到还真是撑死胆大的,按现在的价格计算吕建国手中的认购证市值960万元,他马上要成为千万富翁了。
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2月份股票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放开股价。
1992年2月18日上交所宣布完全放开延仲股份和大飞乐的股价,不设涨跌幅限制,完全自由交易。
延仲股份当天涨幅70%,收盘报收168元,随后一路涨到220元;
大飞乐当天涨幅46%,从1000涨到现在的2000元;
两只股票的表现惊呆了所有的股民,很多人开始明白过来:长期被压抑的股价一旦解除限制将迎来井喷式爆发。
剩下继续受限制的几家股票一旦放开价格极有可能同样翻倍。
惜售,天天无量涨停;现在爱使股份的价格最低、每股150元;
银行中很多人已推算出第一批新股的中签率在10%左右,这意味着什么?
100份连号认购证将中签10份,每份认购证可按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30股,共300股、认购缴款需要3000元;另外每份认购证的成本是30元,100份就是3000元,总成本就是6000元。
总成本6000元平摊到300股上,每股的成本是20元。
买1套(100份连号)认购证需要6000元的成本,将能换来多大的收益呢?
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是关键。
不能低于20元,否则就购买认购证的人就全部亏损,这是底线。
如果收盘价在30元,那就能赚3000元,收益率50%;
如果收盘价是40元,那就能赚6000元,收益率100%;
……
那么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到底会是多少呢?
绝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现在可供参考的最低价格是爱使股份的150元;
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150元,能赚39000元,收益率650%,这太高了,明显不太可能。
伟人马科思是这样的说的:“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不惜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马伟人的理论在华国影响深远,很多人能背诵大段的经典章节。
按照他的标准新股上市首日的价格可能会30元左右,极端价格在80元附近。
即使按30元的价格计算,1套认购证也能赚3000元,平均每份认购证的价格应该是300元;现在认购证才100元,还有200%的上涨空间。
炒认购证能赚大钱!
简单计算后少数人已发现了认购证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倒批文的利润也不过如此,那可是只有权贵才有资格玩的生意。
现在一个所有老百姓都能参与大机会摆在了眼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
很多人跑到黑市去购买百张连号的认购证,结果发现已很难买到,价格也在不停的上涨中。银行里不少人就动起脑筋想从吕建国手里买些认购证争取赶上这趟财富列车。
“马主任,和小吕联系上啦?”童近军问道,春节后上班都大半个月了,居然一直联系不上吕建国。
“刚才打来电话,说在州苏办点事,可能还要再呆上几天,完事后才会来沪海。”马春萍小心地说,
这段时间童近军一直催她和吕建国联系,可一直联系不上。今天终于回了电话,马春萍立刻跑来向童近军汇报。
“在州苏市办点业务,那边有人要钢材?”童近军轻敲着桌子沉吟道。
“童行长,认购证的事?”马春萍提醒说。
认购证的机会很明显,童近军和马春萍商量后决定:动用银行帐上的钱做个短线,只要翻倍就收手。
凭两人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别人是很难从账面上发觉蛛丝马迹的。
“只能等他回来了,人不在我们也没有办法。”童近军轻敲着桌子说:“这倒钢材的人居然连个大哥大都没有,一个时灵时不灵的传呼机就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还真是神了。”
“就是,等他回来得让他赶紧配上,要不联系太不方便了。”马春萍报怨说,
这段时间电话可没少打,偏偏吕建国难得回复一次,说是没有收到信号。
“嗯,这事你记下来,等他来了我们送他一个。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务必要把他留在我们行。”童近军点头说,
千万富翁可是大客户,只要钱能留在银行,送一个大哥大尽管有些超标但上级部门也能理解。
“张娟,吕建国回电话了吗?”裘根福问。
“回了,说是在州苏市,要过段时间才能过来。”张娟小心的回答。
这几天裘根福亲自找到张娟让她和吕建国联络,可打了无数的电话,一直没有回复,今天终于打来了电话,说是寻呼机坏了今天才修好。
“在州苏?离沪海倒是不远。”裘根福明显松了口气,他已做好了去一趟江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