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小道青石 / 第一章 秋水镇的过去、现在、未来

第一章 秋水镇的过去、现在、未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999年,8月,巨洪,自长江中游肆虐而下,携碎石和泥沙,如崩雷。
  秋水镇,江南之地中一个小的不能再小,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镇,北边挨着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而南部则有个也不大不小的内湖,整个秋水镇和镇下的村落围绕着而建。平日里,镇上的百姓依靠太湖和内湖的鱼牧,湖边空地的桑织,倒也富足。自90年代初,有一个差点走投无入的痞子办了工厂,短时间就发财之后,镇上陆陆续续有人在小镇的东面空地上建了厂房,开始民营企业挖金之旅。
  随着这些工厂的带动,镇上越来越热闹,年轻一辈的更爱闯闯,许多年轻人初中读完就开始各种倒腾经商。老一辈的更愿意守着一亩三分地,平日里种种菜,到镇上的集市卖卖菜。整个镇,车水马龙,人货进出,生机勃勃。
  原本整个小镇只有一条街道,东西向贯穿小镇,小镇东面紧挨着一条大河,大河连接者太湖和秋水镇的内湖。小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店铺的后面挨着九曲十八弯的,幽暗的小巷。大部分镇上的原住居民都住在巷子里,晚上靠着小巷幽暗的灯光归家。
  大河上有座不知什么年代的石拱桥,桥边有个小码头,建在靠近街道的一侧,每天早上东边或者远远处的村落都通过码头或者石拱桥,无论水路还是陆陆来赶集。码头旁便是菜市场,整个菜市场便是整个小镇的全部。特别到了养蚕卖丝或者农收交梁的时节,整个小镇的船在某几天都会停在码头,然后一车一车的货拉到菜市场北面的国家设定的收购中心,过磅收钱之后,再去菜市场门口买些麻油团、油条之类的小零食,带给家里的小孩子些许儿童的美好回忆,或者是去铁匠店铺买些日常用的铁具。
  小镇大河的东面,则是绵延一片好几公里桑地,到了季节,就是孩子们采桑果的天堂。
  小镇的南面紧挨着内湖,靠着一条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建的碎石古堤和古堤下的成片的芦苇荡保护的小镇。平日只有一些打鱼的小船,会去芦苇荡碰碰运气,哪怕离古堤100米远的那些小巷的住户,都不愿多去,因为内湖多蛇。那些挨着内湖的小巷,依靠着古堤和巷子间100多米的空地,种些桑树,到了季节撒些雌黄,预防着大部分的蛇虫。
  小镇的北面过了十多公里的菜地之后,就是太湖。许多镇上巷子里的住户靠着这十多公里的菜地收成,卖给来镇上收菜的才上菜商,或者在镇上零卖些瓜果蔬菜为生。
  秋水镇下有五个大乡,每个乡都有不等的村落,乡村依内湖而环绕而建。内湖有分支河流不计,这些村落就倚着内湖的分支河流一直绵延开去。
  村落平日里去镇上,远的主要依靠水路。当然,也有一条泥泞的小路,大概离内湖1公里左右的地方,沿湖而建,穿村落而过,链接小镇街道的两端,从高空看下去,泥泞的小路和秋水镇的接待就象一个环,包着者内湖,也把小镇和村落串联了起来。只不过泥泞的小路毕竟是泥泞的小路,一道下雨天,便是蚯蚓、水坑、蚊子的天下,所以对村上的年轻人来说,一艘船和一手摇船的好手艺便是娶媳妇儿的最好的资本。
  村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非特别时节和特殊需求,并不去镇上。因此几个村落便组成1个大乡,每个乡都设学堂、赤脚医生,庙宇。
  千百年未变的生活,平静而又安逸。只是时代的更替快如闪电,让人措手不及。
  对整个中华大地来说,改革开放已经推进了10几年,而对小镇来说,从第一个办工厂的痞子开始,到1999年,才短短不过8年时间。这8年时间让整个乡村出现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大部分开始办工厂的并不是镇上的那些住在巷子里的人,而是村落里那些对田地和未来感到绝望的人。一开始家庭小作坊挖了第一桶金之后,对村落的闭塞感到了厌倦,因此陆续往镇的方向迁移,但是小镇很小。
  在一次浩浩荡荡的联民上书,和一年多的规划之后。小镇的大河的东面那片几公里的桑地被全部推倒,开发了起来。成了工业园区,而工业园区和大河中间新建了一个南北向的新街,新迁入小镇的人都在新街道里安家置业。工业园区的北面新建一条宽马路,用作内外的运输。
  此时的小镇,因为大河,一份为二。一旁是小巷老街,一旁是工厂新街。
  老街平日里最热闹的是菜场和茶馆,每天都是一些已过而立之年的人,重复着买菜卖菜、小笼包、早茶和早酒的生活,菜场和茶馆往西便是各种皮鞋工匠店、铁匠铺、粮油铺、裁缝铺等,古街正中间的学校也已经搬到新街,此时的小学学堂便成了老年活动室。
  新街最热闹的是游戏厅和台球厅,各种本地的和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进进出出,新式的餐厅,ktv,桑拿店,录像店也慢慢的在新街蔓延开来。
  只是这种更替,就如闪电,快而迅疾。特别是香港最新的郑伊健和陈小春演的古惑仔电影在小镇流行开来之后,再加上镇上做工厂的老板都不是学堂出身,不断的有年轻人放弃学业,投入了古惑仔和倒腾折腾的事业里面,憧憬着人上人的发财梦。而茶馆里面的老人们,也只能在闲聊之后,不停的叹息着自己家的小孩子的不堪,但却已经为时已晚。
  特别是随着秋水镇的工厂不断的增加,外来人口便陆陆续续多了起来。而此时的秋水镇,外来人口已经和本地人口数量持平,本镇的居民不论如何,内心有一种天然的优势感,特别是小年轻人。不停的有两方的小年轻,因为某些看起来可笑的理由,比如工厂妹,比如街头霸王的胜负,比如银行排队,从口骂演变成了群殴。而后,陆陆续续,无论是因为对内的争斗、还是对外的统一,慢慢有些像电影里面一样的地下流氓团队,一般都会自称社团。
  这些社团起名有些颇有特色,比如有十三个的读初中的小伙子,因为去工厂找工厂妹谈恋爱,被工厂的外地务工人员群殴,结果放弃了学业,从别的工厂偷了一段铁棍出来,然后锯成了十三段,每人一段铁棍,又从小卖铺买了一些老鹰的贴纸,贴在胸口当纹身,然后自称“太湖十三鹰”,天天流连在工厂门口滋事。不过,毕竟是政府强权的时代,未过多久,“太湖十三鹰”因抢劫出租车二十元,被洗去了胸口的老鹰,因抢劫的罪名,送去劳改所。
  即便各种潮流涌动和对抗,毕竟新时代中,秋水镇像一台在高速公路上的跑车,一往无前的高速前进着。一切矛盾被掩埋在不可思议的经济发展中,只有些许阻挡经济前行的人和事,被无情的碾压了过去。大部分的人,此时,在秋水镇,都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未来的不安,努力的活着。
  1999年的秋水镇,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历史的变迁,让人无法抗拒,许多人迷失自己沉沦颓废,也有固守成见等待着被淘汰,更多的人在这个时代寻找着自己的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