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小道青石 / 第二章 秋水镇的工业园抗洪大队

第二章 秋水镇的工业园抗洪大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雨倾泻而下,连绵不断,已经将近持续了一个多月。
  此时的秋水镇,一片寂静,不论旧街还是新街,除了清晨鸡鸣之时的短暂的喧闹,剩余的时间,街道上只有林林散散的几个人,撑着快被大雨压垮的伞匆匆而过,再无往日的喧嚣,仿佛昼夜重叠。
  茶馆在九点,卖完第一波早点已经关门。
  游戏厅半掩着门已经一个多月,除了几个就租在游戏厅楼上的混混,再无其他人。
  学校连看门的老大爷都已经被接回乡下,除了几个年轻的保安,每天轮流巡逻学校,检查着学校各处排水设施。
  唯一让小镇还感觉生机的只有二十四小时在小镇巡逻的警车,车顶的喇叭不停的播着“洪水期间,注意安全”。特别是镇上从市里面请来了消防车,停在老街上协助小镇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都要在小巷子里面挨家挨户帮忙检查房屋设施,警告着居民“老屋、危房,一旦有倾塌迹象,不要管财物,先到街上找消防人员帮忙”
  此时的秋水镇,不论老少年幼,还是贫穷贵贱,主题只有一个:洪水来临,整个小镇有面临淹没的危险。而这种危险,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秋水镇西面隔壁的一个小镇已经被淹没,整个小镇的居民的生活只能依靠小镇旁边渔民的木质小渔船来运送生活物资,而小镇上住着平房的住户,已经被政府安排至镇上学校还未被淹的教室打地铺。如果大雨倾泻不停,学校被淹没,整个小镇将面临灭顶之灾,因为学校是这个小镇的最高的建筑,人在面临大自然的灾难的时候,显得如此无力,只能在绝境之中,双手祈祷,因为连庙宇也被淹没,老人们连上香祈求也是一种奢望。
  隔壁小镇的不安,陆陆续续的传来,特别是当隔壁小镇有二层旧楼因为浸泡太久,地基松动倒塌,有人因房屋倒塌而死,且无法做法事入土为安,只能想办法送去火葬场寥寥火化的时候,这种不安、迷茫、无助显得更加明显。
  不过秋水镇还未被淹,对秋水镇的居民来说,至少是一种幸运。因为秋水镇整体地势很高。自古以来,在秋水镇周边其他的小镇的村民,就已经感受到了秋水镇的地势。镇与镇之间,经常也会互通有无。其他镇上的居民,自然有时也会到秋水镇上来,在公共汽车还未普及的时候,人们往来两个镇都是靠双脚行走。而经历过的老人知道,往往从自己的镇走到秋水镇需要用七分力,从秋水镇回到自己的镇便只需要用三分力。
  据老人们口口相传,还有一个说秋水镇地势的故事:古时候打仗,北方来了一只军队,打到了秋水镇,不知道为什么准备屠镇。此时随着军队有个风水先生,他爬上了秋水镇最高的那颗树,四周环望,整整在树上待了一个多时辰后,突然五孔流血,从树上摔了下来。恰巧秋水镇下一村落的村民路过,便将一个人将道士背回了北方军队的帐营,并且在随军医师束手无策的时候,从树下挖了几株不知名的野草给那个道士服下,当天道士吐了口黑血便醒了。而道士在醒了之后,连嘴角的黑血还未擦干净,就跑去了将军的帐营。第二天,将军派人在镇上发了一个公告,说秋水镇是地势比其他地方都高,所以土地公公住在这里,而自己打扰了土地公公的清修,需要建土地祠供奉请罪,而土地祠便修建在那棵道士爬的树旁。救道士的村民救人有功,救负责管理土地祠。
  几年前的秋水镇上,是有一颗三人才能环抱的粗的古树,就在小镇大河东面的桑地林里。虽然现在的老人们从来没见过土地祠,但是他们一直相信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有些特别迷信的老人还没到初一过节就去树下奉些干果贡品以保平安。不过新工业园区的改造,就把这颗树给锯了,这也是工业园规划过程中遭到了周边村落的老人们反对的原因,也是现在许多老人对工业园的人颇有微词的根源之一,有几个老人也深信这次洪水是因为工业园把土地公公的家给拆了,所以土地公公要拆凡人的家。
  不过不论是村民的经验,还是老人的故事传说,都不足为据,但是政府修路时候的地质勘查数据最为真实,秋水镇海拔比最近的小镇高两米。所以,当周边的小镇已经洪水巨兽吞噬的时候,至少秋水镇目前还是安全的,未来还未知,因为雨还在倾泻,乌云笼罩。
  其实,秋水镇的安全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地势,还有秋水镇一直以来对湖的恐惧和尊敬,因此秋水镇自古便陆陆续续修建了两条湖堤。相传,秋水镇在千年以前经历过一次洪水,村民居所十不存一,那次之后,历代居民就特别注重湖堤建设,哪怕到了新时代,政府没有未雨绸缪去,历代先辈的努力,也让秋水镇有了一米高左右的太湖大堤和内湖大堤。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居民们没有大量逃离秋水镇的最大依仗。两座大堤牢牢把秋水镇的防洪水线提高了一米,在绝望中带给大家一丝守护的动力。
  但、大堤毕竟年久未修,特别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开荒增地的原由,许多大堤的的背坡都被开发成菜地,或者为了灌溉方便,大堤被挖开小孔,方便抽水。特别是新工业园的那段太湖大堤,许多企业为了各种方便,直接在大堤上挖暗孔,抽水和排污。
  原本秋水镇府已经安排好每个村落巡逻和临时修复大堤的配额,大概每个村落能分到3公里长的大堤,需要巡查和临时修复,只是事情还是出了意外。
  秋水镇隶属湖城,湖城市长来秋水镇防洪检查的时候,正好考察到工业园片区的太湖大堤,随行的还有地质专家和建筑专家,对防洪大堤提一些建议性意见。结果随行的地质专家和建筑专家在短短2个小时内,在五公里的工业园片区的防洪大堤上一共找到了二十多个工程偷排污口,大堤已经形同虚设。湖城市长对秋水镇长说了一句话,黑着脸就走了:如果大堤崩塌,镇长辞职,工业园区取消。
  镇长慌了因为乌纱帽,工业园区的工厂老板们也慌了因为财路。
  镇长连夜召集所有的工厂老板,在镇政府会议室开了个会,还特意请来了市区的建筑专家。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利用沙袋和竹笼堵住所有的大堤排污和抽水口,然后利用砂石,在原来的大堤外再覆一层简易大堤。问题是,近十公里长的大堤,工程量浩大,而工厂老板们为了节省工资,早就安排了工厂工人停工回乡避灾,而所有的村落都有自己要守护的大堤配额任务,劳动力缺乏。
  最后还是建筑专家给出了解决方案,组建工业园抗洪大队,招募人员:1、招募周边被淹小镇的劳动力一万人修补新大堤,同时出现缺口的时候迅速补住缺口,提供工业园区内工厂宿舍的住宿和一日三餐,可以带家属一同入住,每天二十元的临时工资。2、招募各村落的民船前往采石场运砂石,每船劳务费五百元。3、招募巡查人员六十名,分三班倒巡查大堤,发现隐患,立即拉响警报。4、所有大堤修复费用由工业园区工厂按照厂房平方数按比例分摊。
  哪怕是大出血,工业园区的老板们最终也无奈的同意了这个计划,毕竟大堤垮了,工厂也保不住了,不说其他,就说工厂里面价值不菲的机械设备都要报废了。
  镇长更是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写了工业园区抗洪大队的规章制度和招募规程,并督促秘书快速的发了下去。
  于是,在钱和权的最大限度的支持下,这份工业园区抗洪大队的招募广告,如牛皮鲜一样,依靠水路、陆路,迅速贴满了临边小镇,当然也贴到了秋水镇下的一个村落的一个土庙宇的红墙之上…………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