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小道青石 / 第四章 老和尚给小道士的修行四条

第四章 老和尚给小道士的修行四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初升的太阳刚刚露出一角的时候,一曲东方红已经替朝阳,喊醒了整个北寻村的居民,也替小珠子再次喊醒了青石。
  “这里是湖城广播站,这里是湖城广播站,我是广播员黄金法,今天是1999年8月16日,BJ时间凌晨6点整。洪水无情,人民有爱,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现在播保湖城最新的抗洪救灾信息:第一,秋水镇组建工业园区抗洪救灾小组,企业纷纷捐款,招募…………………………”
  虽然北寻村安居偏偶,但是时代前行的步伐还是给北寻村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早在十年前,乡村广播便通覆盖了整个湖城的每个村落,且在这次洪水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洪水在他们的概念里大抵是一场可以玩更多水上游戏的突发事件,或者可以抓更多鱼、青蛙、水蛇的更好的机会,毕竟纯真童年可以毫无顾虑的无忧无虑,天自然有长的更高的大人们顶着,就比如说此时的正在发牢骚的青石。
  “师傅,这个广播现在怎么五点五十五就开始叽叽喳喳个不停,好梦都被吵醒了”
  老和尚在穿自己的僧袍。
  “师傅,这个黄金法每天这么早起床,不知道是不是尿频尿急睡不着?”
  老和尚在穿布鞋。
  “师傅,洪水也没那么严重啊,你看村上的小孩子每天还都在河里游泳抓鱼啊”
  老和尚在开始叠自己的被子
  “师傅,镇上的那些工厂老板们真有钱,我也这么有钱就好了”
  老和尚打水洗脸刷牙。
  “师傅,你说洪水如果来了,北疯子怎么办,会被淹死吗?你为什么把他的船卖了啊”
  老和尚打开了厢房的门。
  “师傅,我今天能不能……”未等青石说完,
  “六点半,庙厅早课。”老和尚一丝不苟的说,语气毫无一丝商量的可能性,而后,便走出厢房门,往外出去了。
  “这挨千刀的洪水,硬生生让我早课提前了一个小时,不想当和尚啊”青石嘟囔着,心不甘情不愿的从床上怕了起来。
  在受戒不成、成为道士的第二天,老和尚便给小道士制定了修行四条,并约法三章,如果青石不能完成修行,便只能去当和尚。所以,“不想当和尚”这句话,便成了青石起床之前的口头禅,老和尚也是因为这个,才在出门之前喊青石,图个耳根清净。
  1、早课书法,午课冥想,晚课读经。
  2、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助百家事。
  3、十五岁前,道经一千,佛经一千,儒经一千
  4、十八岁前,行万里路,养正气,师名宿,贯通佛、道、儒
  这便是老和尚给小道士制定的修行四条,大概意思是要青石的修行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五岁前的修行时间安排,早课、午课和晚课,同时每天要去化缘,化缘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还有衣着身物,帮助村子里的每户人家提供各种帮助,并且在十五岁前,要熟背和尚找来的道经、佛经、儒经。第二阶段是十五岁到十八岁,青石便要远行苦修,访名山大河养正气,师从名宿学习经义,把佛、道、儒融会贯通。
  这修行四条边挂在西厢房内。和尚和青石居住的厢房并不大,一四方桌,两个四方凳子,两张床,两个不知从什么地方淘来的破旧的柜子,整体的格局跟大学宿舍差不多。厢房和庙宇座北朝南,四方桌挨着面厢房的北墙,墙上的最顶端挂着一个牌匾“存希堂”,牌匾下面是一副字,这幅字上便写着着修行四条,只不过牌匾的“存希堂”这三个字,草书一气呵成,而修行四条便是规规矩矩的正楷。毕竟是村落小地方,村民们不懂书法,只是第一眼觉得这些字很好看,如果说有书法大师来到这里,必定会对这两副字奉若至宝,比如北疯子。北疯子的第二天晚上在这个厢房暂居过一晚,那时还没有修行四条,只有“存希堂”这三个字。那夜,北疯子整宿没睡没闹疯,只是呆呆的望着存希堂这几个字,眼神中充满着对这幅字的崇拜和敬重。也许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此时的这两副字,就如平常人家的对联,挂在厢房的墙上,“存希堂”的匾角还有一层蜘蛛网,更不用说匾的上沿那层厚厚的积灰了。正方桌的两侧是两张四方凳子,并无区别,是村民送的。四方桌和四方凳的两侧就是两张木床,床头靠着北墙,每个床的床尾就是一个小柜子,柜子放着些许衣物。厢房正门的西侧有个侧窗,床沿上摆着洗漱用品,窗外不远处就是一口水井。
  1999年的中国,全村已经通电,家家户户基本上也装了电风扇,而这件厢房除了一个明亮的电灯之外,连个自来水都没有,更不用说电风扇了,不过奇怪的是,整个厢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闷热,反而有一丝凉快的感觉。
  不想当和尚的青石,从床上爬了起来,把被子和床褥收拾整齐,从床下摸了一双带扣的凉鞋出来。青石的鞋子也是村民送的,此时能用的也只有两双凉鞋,一双黑白相间旅游鞋,和一双布鞋。布鞋是村子里特别相信“老爷”的婶婶特别做的,和尚和道士每年新年初一都会有一双。此时的青石,正好十二岁,正值长身体,每年的布鞋除夕穿还嫌大,年底穿就已经要嗝脚了。黑白旅游鞋则是前几天村北的居民送的。这户人家,也算第一家从北寻村走出去做生意的人家,办了一家印刷厂,专门为工业园区的企业印刷一些包装盒、合格证之类的。印刷厂的有个老奶奶,特别迷信土庙“老爷”,年初搬财神巡游,到她家的时候,就送了青石这双全新的旅游鞋,不过比青石的脚还大了两个码。所以也穿不到,只能先搁在那里。两双凉鞋是青石是化缘而来的,原本都是同龄小孩不要的鞋子,不过青石讨了回来,用躺的火钳,把断了的扣条重新沾了起来,当自己的秋夏的新鞋子来穿。
  待到青石穿上好拖鞋,又从柜子上层里翻来翻去找了一条西装短裤和一条T恤船上,出门洗漱。青石的衣柜的衣服,也都是化缘而来,除了老和尚不知道为他准备的每年一身的青衣道袍,其他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过了年龄不要的衣服。如果要说整个村子哪个小孩子的衣服最多,那一定是青石。村民们都已经习惯把小孩子过了年龄的衣服给青石,青石也会把衣服拿回去洗干净,用热水炉子当熨斗烫好,然后整整齐齐的叠好,每次都能把旧衣服穿出新衣服的感觉。而自己过了年龄的衣服,青石把破的不能再破的衣服会裁剪成各种抹布,送给村民。那些再整烫成新的衣服,就送给每年来镇上乞讨的贫苦人的孩子们。
  青石的柜子的下层则不是他的衣服,是北疯子的,也是村民送的那些破了的衣服,经青石的修补整烫,每周都会给北疯子准备一套新的衣物。而北疯子虽然疯了,但是也不像其他疯子一样邋遢,每周都会把换下的衣服还给青石,换下的衣服你会发现除了汗臭,却干干净净的,也许北疯子的疯只是在那里遥望天空,思考人生而已。
  青石今天从衣柜里面翻来翻去翻了很久,因为今天要去小珠子家吃青元团子,总希望自己能穿的好一些,因为小珠子的母亲特别看中外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颜值党”。当初小珠子的母亲嫁给小珠子的父亲的时候,也是因为小珠子的父亲身材七尺,相貌堂堂,眼如炬,有凤仪,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自然而然的英气,特别是在南方村落整体的身高都不那么高,所以当媒人来说媒的时候,小珠子的母亲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虽然那时小珠子的父亲只是村上一个最普通的庄稼汉,而小珠子的母亲已经是镇上有名的村花了。所以,青石不敢怠慢,要用对待丈母娘的态度,将自己最好的展现给未来的丈母娘,因为除此之外,青石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展现的了。
  不过青石的“颜值”也的确值得展现,此时十二岁的青石已经165的身高,在同龄人中已经出类拔萃。皮肤嫩白,一点也不像每天在太阳底下钻来钻去的人。除了脸上带着孩童的稚气,青石的脸庞已经已经算的上英俊美男子的行列,稍显修长的国字脸,额头饱满,口方鼻直,眼神深邃,双眉浓密且险峻。连对“颜值”挑剔的小珠子的母亲,对青石也一直赞不绝口,说青石颇有小珠子父亲的少年之风。
  小珠子的母亲的赞扬,给青石些许信心,毕竟一个只有一口破庙的小道士,在未来茫茫多的竞争者中,如何脱颖而出呢?就如今天,因为要去小珠子家吃青元团子,青石特地选了一条蓝色格子的西装短裤和低领灰色短袖T恤,T恤胸口有几个英文标,配上青石的小平头,看上去精神抖擞,特别洋气。
  待到湖城乡村广播里面黄金法的半小时防洪快讯跟大家说再见的时候,天色微微放亮,朝霞映衬下的北寻村,静谧而又美丽,而青石也从厢房离开,走到庙宇正厅,准备早课,心里想着:天色真好。
  是啊,天色正好,野菜正肥可摘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