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返回公司的许如景将情况汇报给了秦青,秦青则告诉了侯长卿,这火速搞定三家杂志社的时间出乎侯长卿的意料,然而只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自家姑姑对自己的事情很是上心,有时候甚至呈现越俎代庖的状况——比如十八岁生日那天,直接送一盒***,并再三嘱咐做成年人的事要做好安全措施。
当时把侯长卿闹了个大红脸。
“报刊虽然时间快,但是关注散文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人都是看一下新闻,摄取一些时政、资讯。所以,我帮你选定了三家杂志社,分别是《厨艺》《文艺生活》《桃源生活周刊》。
由于你要求的时间赶得急,所以我个人倾向是选择《桃源生活周刊》,这个杂志每周一发售,时间肯定赶得及的。”
这三种刊物侯长卿都看过,都是小有名气的期刊,多次被评选为省级优秀期刊。对此,侯长卿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在电话里再三感谢自家姑姑。
“长卿,大恩不言谢。你要真有诚心,你就用稿费请姑姑吃饭吧。”
侯长卿当即一拍胸脯:“当然没问题,就算没有这事也应该请姑姑搓一顿啊!”
“咯咯。算你小子有良心。”
……
一旁的许如景看着平日雷厉风行的秦经理磨磨蹭蹭滴挂断电话,又一次哀叹自家经理没救了,控侄子控成这样,整个世界独一份啊。
忽地,许如景的手机响了,一看之下不由好奇起来,平日里父亲是不会在自己工作时间给自己电话的,是有什么急事么?当下她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侯长卿的《第九味》,难道是跟这文章有关?
虽然脑中念头转动不停,她手也不慢,一下接通了电话:“许教授,请问您有什么事么?”
那边许父一听到自家女儿公事公办的语气,知道对方是在上司面前,但是心中仍旧不免哑然失笑,只得低声威胁一句:“回到家看我怎么收拾你,许秘书。”
随即恢复正常的声音:“是这样的,昨晚你给我看的那篇《第九味》不知怎么流传出去了。”许如景一惊,心道:千万别让人给放网上去,否则秦经理不得把我撕了。
还好,许父的下一句话让她安下心来,“一家新刊物看重了这篇文章,他们总编现在正和《桃源生活周刊》的总编谈转让文章的事情。同时也向我表示,将原本八千元的稿费提高到一万六千元,直接翻了一倍。
不过,时间方面可能要拖到本月中旬才能出刊。你跟你们经理汇报一下这个情况吧。”
……
南宫筹备新杂志已经三个月了,预订发售的日期一天天逼近,但是《饕餮客饮食指南》的创刊号偏偏还差一篇好文章树立标杆,引爆口碑。
为了这事,南宫急得嘴都起了溃疡。虽然消息撒出去了,也让总编发动各种关系去找了,但是始终没有那一篇文章让他实在满意。
父亲给他与弟弟每人三千万,并且严禁借用南国餐饮集团的名头,看看谁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来。
他首次主持一个项目,家里虽然没说,但是他知道这是对他和弟弟的第一个考验,谁能在接下来长达十多年的竞争中胜出,谁就能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柄,真正执掌南国餐饮集团——华南餐饮业的四巨头之一。
弟弟选择从餐饮业入手,意图打造一家高端餐饮连锁店,用以弥补南国餐饮集团高端餐饮的先天不足。
而自己则选择从高端杂志期刊入手,打造中国版的《米其林指南》,把控餐饮评论的发言权。至于进军华国的米其林指南,第一炮就让国内吃货大失所望,所评选的唯一一家三星级餐厅被人吐槽得体无完肤。并且已经有不少意见领袖宣称:外国人不懂中国菜!
从南国餐饮集团的餐饮版图而言,高端餐饮和餐饮评级发言权都是迫切需要的。因此,家里对自己和弟弟的选择都表示了支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弟弟的餐厅起步之后,将会得到不少集团内部人士的支持,但是自己则将一直孤军奋战,毕竟南国餐饮集团没有搞过杂志期刊啊!
要打造众人认可的餐饮指南,米其林花了上百年,自己的《饕餮客饮食指南》则尚在生死未卜之际。倘若创刊好不能一炮打响,那么后面的开局将会越来越难。
昨天晚上,总编照例把手下搜罗来的,尚未发表的好文章发到南宫的工作邮箱,这一次总共有四篇文章。
南宫此刻已经对自己所规划的宏伟目标有了一丝不自信:超越米其林指南,会不会太难了?要不要退而求其次,等掌控了南国餐饮集团后再做这个事呢?
然而毕竟是豪门子弟,他片刻间就将那点退缩斩杀在脑海之中。随后利索地点开邮箱,仔细阅读起那四篇文章来。
“嗯,还是不行。虽然贴和餐饮的趣味,但是作者的水平太菜啊!”南宫自言自语地关了第一篇文章的文档,点开了第二篇。
文笔不错,但是偏偏和以往的文章一样,不懂餐饮,勉强能放上杂志,但是作为标杆文章就不行了。
看完第三篇,南宫颓然地仰卧在办公椅上。他能察觉到总编在竭心尽力地把事情办好,但是这种差一点点的感觉却始终存在。瞥了一眼第四篇文章文档的标题——《第九味》。
唉,估计又是一篇哗众取宠的文章,天下菜肴不过酸甜苦辣咸涩腥冲八味而已,这位名叫徐国能的作者倒好,整出第九味来。总编也真是的,这样的文章也发给我。
南宫有点泄气,迟疑着不想继续,还是去茶庄放松一下吧!还有十几天,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收拾利索后,南宫径直开了自己的跑车离开了办公区。
《饕餮客饮食指南》总编在八十六楼的窗台处看到那辆红色法拉利离开,顿时松了一口气。自己这个东家虽然不说,但是自己却知道他的要求很高,接连近百篇文章被对方枪毙,感觉自己以往的做副总编的履历半点用处也没有。
“总编,南老板还是不满意?那篇《第九味》很不错啊!如果要的话,要赶紧下手了,那三家都统一了口径,其中《桃源生活周刊》可是周一发刊的,迟了就来不及了。要不你给南总打个电话试试?”底下的编辑看出了总编的迟疑和顾忌,于是在旁加一把火道。
没错,总编虽然是高薪请来的,但是接二连三被否定,让他对南宫有了一丝畏惧之色。听到手下小郭的话,他终于点了点头:“嗯,你继续联系那个赏金编辑,探听一下消息。”
回到办公室,总编调试了一下音量,这才拨出南宫的电话。
“晚上好,盘总编。有什么事么?”听背景音,似乎在车上。
盘总编斟酌道:“那个,南少,刚刚发给你的文章看了么?”
“看了,还是差一点点。这段时间辛苦盘总编了,不要太过担心,只要挺过这段时间,创刊号出来就轻松多了……”南宫自然知道自家总编压力大,因此是不是劝导、宽慰对方已经成了自己的工作之一了。
“呃,那篇《第九味》看了么?”
“徐国能的那篇?”总编心一沉,看来是没有希望了,又得继续找了,然而下一刻南宫的声音又把他拯救了回来,“哦,没看,那篇文章莫名其妙地整出个第九味来,有没有搞些哗众取宠的噱头?”
盘总编又吃惊有急切地道:“啊!不是的,南少,你赶紧看看,这篇文章我强力推荐,甚至把它放在在最后第四篇,就是压轴的文章,现在已经有三家期刊看上了这篇文章,最早的可能下周一就要登上《桃源生活周刊》了,如果我们不尽早着手的话,那么就……”
南宫这才记起盘总编的笔记本上写的那句话:新老板习惯从后往前查看邮件、文档。
听到对方火急火燎地劝导,南宫也不敢怠慢,万一真的错过了好文章,那可就悔恨莫及了。快速停车到路边,通过手机登录邮箱,点开文章。
文章娓娓道来,层层递进。南宫看着看着便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有一次父亲问起咸辣两味之理,曾先生说道:咸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无咸但苦不可兼日,况且苦味要等众味散尽方才知觉,是味之隐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而咸则最易化舌,入口便觉,看似最寻常不过,但很奇怪,咸到极致反而是苦,所以寻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寻常之处,旧时王谢堂前燕,就看你怎么尝它,怎么用它。”
读到此处,南宫以极大毅力放下文章,立马拨通盘总编的电话,惶急道:“盘总编,赶紧拿下这篇文章!如果有需要,我会直接出面!一定要快,不容有失!”
下达指示后,南宫自觉还不够妥当,火速发动跑车,狂踩着油门往办公室赶。结果,路上的红绿灯仿佛和他做对一般,接连遇上三个红灯。这几分钟等得他焦躁不安,明明回到办公室和在外面差不了多少,但是他就是感觉在外面遥控指挥心里不踏实。
直到跑车的声浪轰进地下车库,剧烈的急刹声还在车库里回响的时候,南宫才算稍稍安心一点:至少已经离办公室更近了。
“妈蛋!哪个混蛋这么晚了还开那么快,人家不用睡觉啊!”
南宫难得放浪一回,不料瞬间就被打脸了。讪讪一笑,连忙加快两步躲进电梯,直奔八十六楼的办公室。
为了一炮打响《饕餮客饮食指南》高端中餐餐饮指南的品牌,南宫直接将苏山金融中心大楼的八十六层给租了下来。
进到内部办公区的时候,南宫便看到盘总编正笑着和什么人谈电话,低头看一眼爱彼腕表,凌晨一点。
这个时候扰人清梦,是得赔笑道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