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019章:失踪人口
大风大雨肆虐了一天一夜,把大地洗得干干净净。清晨的阳光在海湾的一隅露出久违的笑容,空气清新、草木茂盛,乌油镇又恢复了过往的宁静。
一大早,乌油镇派出所就接到一宗人口失踪报案。报案人是个老太太,叫张文萍,失踪的是他丈夫龚嘉仁。张文萍介绍说,龚嘉仁从12日凌晨离家出走,到现在已经失联三十个小时。张文萍找遍了所有龚嘉仁可能去的地方,也询问了所有亲戚朋友,但是没有人知道她爱人的去处。
龚嘉仁是一家早餐铺的老板,早餐铺位于紫山脚下,两夫妻除了卖包子、馒头之外,还为妙法寺供应蔬菜粮食。
卖馒头的老板?妙法寺的食材供应商?
失踪人口的身份引起警方的注意,马上通知重案组。骆芸和王大明一起接待了张文萍,询问她丈夫失踪的情况。
“你丈夫年龄、身高、体重大概是多少?”
“我丈夫71岁,由于干体力活,看上去比较沧桑。他的身高是177厘米、比较高,体重从来没有超过80公斤。”
王大明心里一动,龚嘉仁的身高特征跟无头尸体相去不远。
“还有就是平头,”张文萍继续说道,“脸比较瘦,鼻子左侧有颗痦子,离家时上身穿一件棕色的夹克,下身穿一条黑色的休闲裤……”
“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我也不知道。”老太太鼻子一酸,呜呜地哭起来。“太可怕了!那天他本来已经睡下了,听到12点的钟声敲起,他本能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他草草地穿上衣服就往外走,我拉住他问他去哪里,他说有事出去。我劝他明天再说,他也不理我。”
“半夜三更能有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他就像突然犯浑了似的。”
“平时有没有发生那种事?”
“从来没有。”张文萍摇摇头,“我们每晚都是早早地上床,从来没有超过十点就睡下。早上要做早餐,不早睡就起不来。”
骆芸问道:“前天,就是11日晚上你们有没有蒸馒头?那种比较大个的馒头?”
“没有。我们都是凌晨蒸馒头,11日晚上一过十二点他就出去了,第二天又有台风,我也没有心思蒸馒头。”
“你丈夫认识解福泽吗?”
“解福泽?你是说我们县里很有钱的那个?”
“认识,他们是同学。”老太太点点头。“认识是认识,但没有太多的来往。人家是有钱人,我们这种穷人攀附不起。”
“这么说你丈夫跟妙法寺的住持道愆大和尚也是同学?”
“是啊,他们三个是同学。方丈还是很照顾老同学,看我们卖包子收入不高,把寺里的食材采购交给了我们。”
王大明和骆芸对望了一眼,无头尸案有转机了。
“你跟我们去个地方。”骆芸站起来,“不过我先提醒你一下,你要有心理准备。”
“去哪里?我丈夫不会出事了?”老太太一脸惊惶。
“您别紧张,就是确认一下。”
钟原和张淼淼把张文萍带到紫胥县殡仪馆认尸,一路上张淼淼不停地给她打预防针,以免她见到尸体时承受不住。
到了殡仪馆,面对一具无头尸体,老太太先是惊骇,然后慢慢蹲到地上,捂着脸哭了起来。“他就是我丈夫。我丈夫无怨无仇,谁这么丧尽天良……”
“你确定吗?”
张淼淼拍拍她的肩膀表示安慰。
“不是,一定不是的。”
张文萍突然站起来,扑向尸体。钟原赶紧拦住她。“不要激动,你好好看看,也许真的不是。”
“你把尸体翻过来,我丈夫屁股上有一小块红斑。”
钟原朝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工作人员马上把尸体翻了过来。在尸体臀部边上,果然有一小块红斑。
老太太两眼一翻,倒在地上。
……
……
无头尸体是不是龚家仁,还有待进一步的DNA检测。
张利军带人赶去龚家仁夫妇的包子铺,调查龚家仁当晚的行踪。
包子铺位于紫山脚下的飞来村,一个百来户人家的村子,是前往妙法寺的必经之路。在旅游的带动下,飞来村的村民纷纷做起了小生意。龚家仁就是利用自己房子靠近路边的便利条件,开起了包子铺。
走访的结果让人失望,飞来村的村民在当天晚上没有一个人看见龚家仁。龚家仁每天早上六点都会把预定的蔬菜粮食送到妙法寺,寺里掌管僧众伙食的总管也没有见到他。
从飞来村到妙法寺后院有一条小路,经过一天一夜的暴雨,路上的足迹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也失去了调查的意义。
警方寄希望于发现第一现场,第一现场的血迹将会带了很多线索。
张文萍只是精神受到一点刺激,身体并无大碍。老太太情绪平稳之后,骆芸对解福泽、道愆、龚家仁三人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调查。
“他们都是孤儿。”老太太说道,“他们都是在解家碉楼长大的,上学时又是同学,所以关系还不错,我丈夫跟住持走得近一些。”
解福泽、道愆、龚家仁三个人都是解家碉楼长大的?
这个消息引起杨光的关注。他还记得梅泽村村长跟他说的话,在解家碉楼住过的人都不得好死。
杨光问道:“他们都是孤儿,就是说解家人收养了他们?”
“那是解放前的事了,这都是命。”老太太叹了口气,“那时候打仗、自然灾害,天灾人祸死了很多人。听我丈夫说,解家的女主人是从海外回来的,把碉楼改成了孤儿院,收养了他们。”
“听说解家碉楼是一栋凶宅?”
“所以我丈夫才惨遭这种报应,在那楼里住过的人都不得善终。”
张文萍又抹起眼泪,哭个不停。
杨光安慰她:“如果不是解家收养他,他也许小时候就饿死了。现在毕竟还是活了七十年,也算是值了。”
“可是,他死得太惨了。”老太太悲恸不已。
“说说他们以前的事?比如说上学时的事情?”
“我也不太清楚,我丈夫很少提他们以前的事情。后来全国解放了,人民当家做主,孤儿由国家供养,解家孤儿院也就慢慢解散了。我丈夫龚家仁他们小学知识是解家女主人教的,那些孤儿都上了中学,好像是县里的紫胥中学。”
“解福泽的妻子是不是孤儿?”杨光突然问道。
“她也是解家碉楼的孤儿,十年前就死了。听说死得很惨,被活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