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天下午,李俊一个人在家,听到有人敲门。过去打开门,只见卢义明一身运动装,手中正拨弄着篮球。看到李俊,卢义明说道:“赶紧换衣服,我们打球去。”
李俊道:“你先进来坐下,我马上换衣服。”
李俊换好运动服,两人下楼来。卢义明的车就停在楼下,两人上了车,一路向篮球场驶去。昨天卢义明就已经打电话给李俊约他今天去打球,恰巧林玥今天下午要去上瑜伽课,不需要李俊陪着,所以李俊便欣然答应了。许久没打球了,李俊也非常怀念那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但李俊对于篮球的钟爱远远比不上卢义明。卢义明酷爱篮球,自上大学那会儿起就是如此。那时在学校,只要他吆喝一声,立刻便会有一群跟他一样的篮球爱好者积极响应,大家到学校体育馆汇合,热火朝天地在篮球场上“厮杀”。卢义明精湛的球技往往能赢得大家的一片喝彩。如今工作以后,虽然单位里打篮球的人少了,但每当他球瘾上来时,仍会约几个朋友到篮球场上过过球瘾,体会一下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感觉。
有时候卢义明也会专门约李俊和周平一起出来打篮球,那都是在他心情郁闷烦躁,需要发泄的时候。卢义明找他们打篮球一方面是想发泄一下情绪,另一方面是想跟他们聊一聊,向他们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工作之后,卢义明虽然结交了很多的朋友,但他慢慢发现,这些所谓的朋友不过是一群酒肉朋友。大家为了利益或者享乐而聚集在一起,并无深谈的可能。只有与李俊、周平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可以敞开心扉的聊一聊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卢义明对这点认识的越深,就越珍惜与周平和李俊之间的这种纯真美好的同学情谊。
每次卢义明约李俊和周平出来打篮球的时候,只要李俊和周平有空,就一定会出来陪他打上一会儿。他们知道,虽然卢义明不需要像周平和张饶一样为房子发愁,也不需要像李俊和林玥一样为情感生活受尽折磨,可这个衣食无忧的公子哥也会时常为自己的生活感到烦闷,也许平淡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开车去篮球场的路上,卢义明抱怨道:“周平现在一到周末不是去看房子,就是去加班,他是真的忙。你呢,只要一有空就要陪林玥,我现在想跟你们出来打场球真是太难了。”
李俊道:“周平就不用说了,他和张饶这段时间确实比较忙,为了买房子两人心力交瘁,我们哪天抽空还得去看望看望他们。我吧,你也知道的。我现在好不容易才跟林玥好上,她现在就是我的一切,我是舍不得离开她半步。要不是今天她觉得去上瑜伽课我在旁边陪着会碍事的话,我早就跟过去了。其实我是真的想跟你好好打场球,但是林玥呢我也一定要陪,所以不能常常陪你出来打球,对不住了,兄弟。
卢义明摇头道:“常言道,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看你是娶了媳妇忘了哥们儿。你说说,现在已经欠了我多少场球了。”
李俊道:“你说的都对,可我就是办不到。美人跟哥们,眼下我只能选美人。”卢义明哈哈一笑。
一年前林玥跟钱佳确定恋爱关系之后,李俊心中受挫,意志消沉,沉湎于这段失败的无疾而终的恋爱所带来的伤痛之中不能自拔。那时候卢义明见李俊日渐消瘦,心情失落,于是经常拖着他去打球,希望以此排解他心中的愁闷。后来李俊慢慢走出阴霾,心中对于卢义明的关心和陪伴十分感激。他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个不离不弃的好兄弟感到高兴。所以后来每次卢义明找他打球,李俊都二话不说,立马赶到篮球场陪卢义明切磋。但是现在李俊有了林玥,在李俊的心中林玥就是全部,所以陪好兄弟打球的事情就只能往旁边让一让了。好在大家都是好兄弟,并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
车子一路开到了篮球场,两人一到篮球场上就你来我往的过起招来。在球场上拼抢了大半天,两人玩的大汗淋漓,不亦乐乎。一个小时后,两人浑身汗如雨下,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于是从场上下来休息。卢义明从车上拿出两瓶水,递给李俊一瓶,自己拧开一瓶,咕嘟咕嘟的几口就喝光了那瓶水。喝完一屁股坐到场边的草地上,不停地喘着气说道:“这毕业没两年,体力下降的却如此厉害,现在真是不能跟上学那会儿比了。”
李俊道:“以你现在的身体素质,要是上次跟我们一起去爬珠穆朗玛峰,指不定会喘成什么样呢。”
卢义明道:“你小子,充其量也就是爬到了珠峰的山脚下,改天看我给你爬到山顶瞧瞧。”李俊一笑。
此时篮球场上风一阵一阵的吹过,凉爽又舒适。两人坐在那里,看着不远处足球场上一群年轻的学生踢球踢得热火朝天的,卢义明感叹道:“还是在学校的时候开心啊,你看这群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多么欢乐。”
李俊道:“他们迟早要面对这个社会。其实当年我在学校的时候,对毕业后的生活是充满期待的,因为觉得可以体验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活。”
卢义明道:“我那时从来没有期待过毕业以后进入社会的生活,因为我觉得大学生活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完美。那时候我爸妈一直给我充足的生活费,在生活上我没有任何压力,我可以买任何想要的东西。我跟各个年级的学长学妹打交道,参加社团活动,跟同学逃课去打游戏、去喝酒,跟周平一起为学院打比赛争奖牌,每天过的都很开心。这样乐不思蜀的过了四年,在我还没有晃过神来的时候,大学突然就毕业了。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我只感觉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像是一晃做的一个梦。”
李俊道:“期待归期待,踏入工作岗位之后,我才开始慢慢觉得,这个社会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于是先前的期待也慢慢变成失望。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我每天都在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生活,现在的生活跟我以前所期待的生活根本就不一样。”
卢义明拨弄着手中的篮球,说道:“我现在过得这种生活也同样不是我想要的。大学混完,我爸一手把我的工作安排好,我就进入现在的这个国企接着混,这一混就又是两年。你对工作,起码还有一些想法,我上班,每天纯粹就是在打发时间,上午喝杯茶,下午开个会,有时跟领导四处出个外勤,时间就一点一点打发掉了。这工作越是清闲,我心里就越来越烦躁,感觉好像无法呼吸一样,总想找个地方发泄下,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其实,看到你和周平这么忙碌,我真有点羡慕你们,因为生活有奔头,这样过的充实。”
李俊打趣道:“那你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对你这样的生活求之不得呢。看来,你也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李俊明白,卢义明虽然在吃喝玩乐上比较放纵,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轻人。眼前平淡的生活让他觉得枯燥,对他来说,朝九晚五的工作简直就是一个无形的牢笼。
卢义明道:“说真的,我真想出去好好闯一闯,干一番自己的事业。这单位我一分钟都不想再待下去了,再在这里待下去,我早晚会疯的,真的。”
李俊道:“你想辞职吗?我知道你想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那只是一个理想,你压根就没有任何计划,你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实现。而且你爸第一个就不同意你这么做。”
卢义明郁闷地说道:“谁说不是呢,我爸根本不同意我创业,我最苦恼的也是这点。我跟他说我创业不需要他给我提供资金,也不需要他提供资源,只要他不再强制我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做下去就可以。但每次他一听说我要辞职去创业,就立刻反对我,说我缺乏社会经验,根本不适合创业,还说只要我辞职了就立刻切断我的生活费供给,还要把我的车子也收回去。反正在创业这一点上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好谈的了。”
李俊道:“你爸是过来人,对于创业的艰苦自然有更深的体会。他是不想让你步他的后尘,再走这么艰难的一条创业路。”
这话李俊以前就向卢义明说过,卢义明也都明白,但每次只要一想到眼前枯燥乏味的工作,卢义明心里顿时就会变得烦躁起来,好像胸中有一团熊熊的烈火在燃烧,总觉得要发泄一下才好。
卢义明拿起篮球,“噌”的一下站起来,运起篮球到场地上,猛地一个灌篮,那篮球穿过篮筐重重地砸在地面上。接着一个人在那篮球场地上奔腾跳跃,打起球来。
看着他的身影,李俊只觉得刚才那个气喘吁吁的卢义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热血青年。李俊正在出神间,忽的只看见篮球砸向了自己。出于本能,李俊忽地双手伸出,将篮球接住。只见卢义明站在场地中央,正招手道:“愣着干嘛,再来大战三百回合。”
李俊道:“我来了。”于是运球进入场地,两人又开始拼抢厮杀起来。
断断续续地,两人打了一个下午的球。一直打到天快黑时,两人腿脚发软,浑身酸疼无力,卢义明这才开车送李俊回去。
生活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毫无期待可言,卢义明只好通过放纵于玩乐来化解心中的抑郁和空虚。可是不久之后,他就对这种无聊的放纵心生厌倦。于是在一个周六,卢义明驾车带着赵琳娜回到了几百公里外的老家。
一到家,母亲看到卢义明和赵琳娜,非常欢喜,对两人嘘寒问暖,又赶紧吩咐厨房把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桌,生怕饿着两人。卢义明的父亲这几天一直忙于厂里的事情,已经两天没有回家,所以饭桌上只有卢义明的母亲陪着他们两人。见不到父亲,卢义明心中的困惑和压抑无法跟父亲诉说,因此,尽管那些饭菜都是卢义明母亲特别叮嘱厨房为卢义明准备的,此时卢义明吃起来也只觉得索然无味。直到第二天上午,父亲才在百忙之中抽空回来,跟许久未见面的儿子小聚一下。
一见面,父子交谈甚欢,但话题一转到卢义明的工作上,两人的交谈就便不像先前那样轻松愉快了。
父亲说道:“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挂念,只要你把工作搞好就可以了。现在工作怎么样?领导对你怎么样?要不要我再去打点一下?”
卢义明道:“工作好是好,就是有点太清闲,闲得我都受不了了。”言语间,对于工作的厌烦之意表露无遗。
父亲道:“小明,我跟你说,国企都这样。你就安心在这上班,什么都别想。我会帮你打点好一切,等过两年升了职,你的日子就好过了。”
卢义明眉头一皱,说道:“还要等两年啊?我现在可一刻也不想在这待了。我看这工作也没什么好,除了每天喝茶看报打发时间,在这工作中我就找不到一点能发挥我价值的地方。依我看,我还是早点辞职的好,辞职之后我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见卢义明对这份工作完全看不上眼,一心想着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父亲突然间勃然大怒,严厉地说道:“兔崽子,让你好好待着你就好好待着。我路都给你铺好了,你就这么走下去就可以了。这工作又稳定,又不用你多操心,这么好的工作你都不想做,你说你想做什么?”
虽然一向害怕父亲的火爆脾气,可卢义明觉得今天有些话非说不可。他说道:“这份工作好是好,可我就是讨厌它的稳定和平淡。出去闯一闯有什么不好?您当年不也是自己独自出去闯荡,才挣下今天这么大一份家业的吗?”
父亲道:“这世界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创业需要项目,需要资金,需要资源,你有什么?你什么都没有。你一个小毛孩,现在贸贸然跑出去创业,你拿什么在社会上立足?”
卢义明倔强地说道:“我有同学,有朋友,有社会关系啊。再说,您当年不也是白手起家的吗?虽然眼下没有合适的创业项目,但是我觉得眼前这工作也将我束缚的够了,我一刻也不想在这上面耗下去,所以我打算先辞职再说。”
父亲道:“我那时候跟你可不一样,那时候我不创业就要等着饿死。你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要什么有什么。你又何必去吃这份苦?相信我,年轻人,这创业的苦你吃不了。”
卢义明道:“爸,这苦您能吃得了,我也一定能吃得了。”
父亲不耐烦地说道:“别再说了,创业的念头你赶紧打消。要是你敢不经过我的允许就辞职去创业,我会立刻停止供应你的生活费。你要是真有能耐就自己去挣钱养活自己。还有啊,你别想着让你妈来替你求情,我不给你生活费,同时也会要求你妈不给你生活费,你不要再想着从我们这里拿到半分钱的生活费。”
眼看父子两人的交谈陷入僵局,一旁的母亲赶紧出面打圆场,张罗好午饭,让大家先吃饭。饭桌上,父子两人还未从刚才的争吵中缓过劲来,两人一言不发,气氛尴尬。午饭后,父亲又匆忙赶回厂里。卢义明向母亲抱怨父亲的固执,但母亲跟父亲的想法一致,她也担心卢义明离开了工作单位,独自在社会上闯荡会受到伤害,所以也极力劝说卢义明不要轻率辞职。
其实,父亲早就表明过自己的立场,他从来都不支持卢义明出去闯。只是卢义明本想再跟父亲好好商量商量,看有没有回转的余地,但没想到父亲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决。没有争取到父母的支持,卢义明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如何走才好。
这一整天,卢义明都无精打采的。心情郁闷之下,卢义明想要带着赵琳娜离开家返回到工作的城市。母亲极力挽留两人,想要让他们过完明天再回去。但卢义明不想在家里再多待一分钟,于是毅然带着赵琳娜走了。母亲看着卢义明这样的失落,也有些于心不忍,但又无可奈何。
夜晚,卢义明站在阳台上,看着天边的星星,觉得生活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难以抉择过。以前,他总觉得生活不过是吃吃玩玩,但工作过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继续,他心里便对这种空虚的生活生出一些恐惧来,总觉得要过的充实一些才好。慢慢地,出去闯荡一番的念头便在心里滋生开来。但眼下在父母这里碰了壁,这让卢义明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到底是按父母的意思继续在单位里得过且过下去,还是索性辞了职出去好好闯一闯呢?思量了整晚,终究还是年轻人心中的傲气占了上风,卢义明心中决定道:“我还年轻,有的是资本,就算创业失败,那又如何,我可以重头再来。反正再在单位里干下去,我也会给憋死的,横竖都是死,这次我要凭自己的本事去闯一闯。”身体里那颗躁动的种子发了芽,便一发不可收拾,再也压制不了。
两天后,卢义明毅然向单位递交了辞呈。工作交接完毕,他便离开了单位。赵琳娜知道卢义明要辞职,觉得未来的路还没有规划好,现在贸然辞职实在是不太稳妥,因此也曾向卢义明劝阻过。但她又怎能劝服得了这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呢。对于自己的父母,卢义明本想瞒着他们,不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辞职,可又觉得这样瞒下去实在不是办法,于是硬着头皮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后,叹息道:“你终归还是辞了职,你爸也早料到你会这么做。既然已经辞职了,那以后的路就由你自己来规划吧。只是不管怎么走,你一定要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行。”对于母亲的深明大义,卢义明非常感激。
后来,母亲把卢义明辞职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说后,摇头说道:“他不听我的话,迟早是要吃亏的。”
母亲劝慰道:“依我看,年轻人在外面闯荡未必就是坏事。以后他要是能够谋得一条出路那最好不过,倘若不能,那时生活的艰难也一定会让他心生挫败感,到时候他自然会想念往日悠闲安逸的生活,那时他就会老老实实的返回家中,对你的安排言听计从。”
父亲道:“我只是怕他在生活的艰难中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倘若因为生活的挫折而丧失了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勇气,那就实在是太糟糕了。”
母亲道:“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在这里整天担心他也没有必要。因为他的生活终归还是得由他自己走下去。”
最后,父亲和母亲决定,停止对于卢义明的生活费的供给,由母亲偶尔往他银行卡里打一些钱,但数量不能太大,仅够日常必要的开支即可,目的也是为了多给他一些锻炼。
自从辞职后,卢义明便觉得一身轻松,那种每天要面对上班的压抑感再也不见了。
既然已经辞职,对于创业的事情卢义明倒也毫不含糊,立刻着手谋划了起来。他把那些常跟自己在一起玩乐的富二代、官二代们召集起来,想要拉他们一起入伙。可那些人平时吃喝玩乐惯了,哪里是创业的料,还没等卢义明说完,一半的人就已经退出了。且不说创业的苦和累,再者现在没有项目,没有资本,创业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不可预知的未来对他们来说就是极大的风险,所以他们没有半点要入伙的意愿。而且他们也都劝卢义明不要冒这个风险。几番拉拢未能成功,卢义明知道这些人是富人家千金、公子哥的脾气,吃不得半点苦,因此也不再多说什么。最后,那一伙人里面愿意留下来陪卢义明创业的也就只有三个人。三个人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卢义明的预期。他原本以为最终不会有一个人站在自己这边,如果那样的话,大不了他一个人去做好了。
创业的人是好不容易凑齐了,可接下来要做什么项目好呢。几个人思前想后,毫无头绪,不知道要从何做起。后来,几个人商量下来,决定开间咖啡馆。四人凑了凑自己的生活费,差不多也有一百多万元。有了钱,卢义明信心满满,摩拳擦掌地恨不得立刻就要将那咖啡馆开起来。四人选好了地址,买了冲泡咖啡的原料,雇了员工,请了咖啡冲调师,择了个日子,然后就把那咖啡馆正式开张了。
刚开始开张的时候,咖啡馆的生意倒不错,顾客们冲着咖啡馆的开业酬宾活动过来尝鲜,每天倒也顾客盈门。可是前两个月一过,境况就急转直下,咖啡馆的生意一落千丈。每天看着咖啡馆门可罗雀,卢义明心里虽然着急,但也毫无办法。四人苦苦支撑了半年,后来生意实在不见起色,只得将那店关了。这一次创业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卢义明心里的那股激情仍然高涨,他仍然在寻找其它的创业机会。
几个月之后,有朋友向卢义明介绍了一家即将转手的餐馆。卢义明亲自去考察了一番,见那餐馆开在人烟稠密的热闹地段,觉得投资这家餐馆一定大有可为。回来之后,卢义明联系了上次的那三个创业伙伴,向他们宣布了考察的结果。那三人虽然有些疑虑,但经不起卢义明的一番游说,于是决定再跟卢义明大干一次。上次创业虽然失败,但并未花光四人的积蓄。四人将剩余的钱凑在一起,又向周围的人借了一些,终于将那餐馆盘下。经过上一次的失利,这次四人开业前做足了功课。从菜式的选择,到餐厅的定位,再到日常运营,四人都详细作了规划。
餐厅开业之后,一开始生意非常火爆,卢义明四人每天看着门口排队的顾客,开心的合不拢嘴。李俊和周平他们几人见卢义明的生意如此成功,也都替他高兴。卢义明满心欢喜的以为这次总算可以打个翻身仗,可以向父亲好好炫耀一番了。哪知好景不长,几个月之后,餐馆的生意又重蹈了之前咖啡馆的覆辙,渐渐的又冷淡下去。这一次几个合伙人坐不住了,纷纷指责卢义明投资失策,火速的撤资走人了。卢义明懒得再劝说他们,于是由他们自己去了。这几个人一撤资,餐馆的运营很快陷入瘫痪。员工工资发不出,每天找卢义明闹事。卢义明为了这次创业,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早就已经身无分文。最后,还是赵琳娜打了一笔款子给卢义明,让他支付了员工工资。员工拿了工资之后,陆续的离开了餐馆,于是这个昔日异常火爆的餐厅只好关门大吉。就这样,卢义明的第二次创业又失败了。
这次创业失败之后,卢义明萎靡了好一阵子。那段时间,他一个人都不想见,赵琳娜心里担心他,于是经常去他的住处看望他。
创业的事情虽然失败,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眼下,还有一件急需立刻解决的现实难题摆在卢义明的面前,那就是房租和其它生活费的来源问题。前面两次创业,卢义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现在母亲虽然还是会定期的给自己打一些钱,但那数额非常小,仅够用来支付日常的基本开支。卢义明现在租的房子是高档小区内的三室一厅的大房子,每月租金高达上万元。现在自己已经远远无法承担这个租金。一个月后,卢义明终于拮据到连房租也付不起的地步。
此时的卢义明,没有向父母求助,当初自己不顾父母反对,坚持要辞职创业,这时虽然碰了一鼻子灰,但内心倔强的他,始终不愿向自己的父母开口。尽管他知道,倘若自己此时向父母低头认个错,父母一定不会计较什么。可是这么做,他又如何能甘心?而且,他也没有向赵琳娜求助,向女生求助,这是他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但眼下自己已经连房租都付不起了,日常饮食的开支也都快难以为继,卢义明虽然着急,但也毫无办法。这时,不忍好兄弟受苦的李俊提出来让卢义明搬去自己那里同住,卢义明不得已,只好暂时借宿在李俊那里。
临搬去前,卢义明心里苦笑道:“想不到我竟然也有这么一天。往常都是我向别人施以援手,现在却要倒过来,得向别人寻求帮助。”
搬到了李俊那里,跟李俊同住的日子倒也快活。李俊在家的时候,两人就聊聊天,打打篮球。李俊外出的时候,卢义明要么在家看书,要么就出去转一转。有时候林玥和赵琳娜会过来看望两人。生活无拘无束,一切都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原本心浮气躁的卢义明内心一下子平静了不少。